阅读了几篇关于记忆方法的文章,有所感悟,结合了一下自己经历,选了几个我认为有长期实践意义的方法,在此记录,此文可能会长期更新,毕竟记忆方法也是要不断调整的。
前言
我认为针对不同问题,应该具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比如:
单词记忆,那么也许联想类方法比较有用;
记忆某些抽象概念,如剩余价值的含义,也许更适合用关键词法;
…
所以记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犯教条主义错误。
记忆整体框架
结构化,也就是常说的思维导图,从全局出发,有助于你理清思路,尤其当你面对一个比较庞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知识(比如政治一整个章节的内容)。现在很多书籍都会替你整理好,但是请务必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整理一遍,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思考的和书上整理的一样啊,那么也请合上书默写出来。
实际上你默写也好,自己写也罢,这里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是一定要去==主动思考==(敲重点!)这个庞杂的知识的脉络到底是什么样的。
思维导图:
参考资料:知乎专栏——Yjango
记忆段落/句子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学习的总是不熟悉的内容,再加上作者和你在表述习惯上的差异,才会导致你无法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才会导致只能死记硬背。
所以同样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并记忆作者想要传达给你的意思。那么如何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呢?
引用一句话:记忆书本原有的关键词、知识点等“点”信息,而后自己去连“点”成“线”——指的是把这一块的“点”信息串成有逻辑的内容$^{[2]}$。
举个例子:
类是对一群具有相同特征或者行为的事物的一个统称,是抽象的,不能直接使用。特征被称为”属性“,行为被称为”方法“。
在这个句子中,对我而言,关键词是”类,特征=属性,行为=方法“。所以对我而言只需要记住这几个内容,剩下的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
类是具有相同的特征和行为的事物的统称,是一个抽象概念。实际运用时,特征又叫做属性,行为又叫方法。
参考资料:[2].你有什么值得分享的高效学习方法? 这个问题下最高赞的回答
我认为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抽象概念——尤其是文科类——的记忆。
记忆关键词
联想记忆法,这个方法算是很常见了,但我认为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TED画图记忆方法。
视频中提到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替代文字记忆,但我认为在记忆大量内容的时候这种方法太低效。不过比起单纯的联想,画图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有时候真是联想不到),而且动笔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你的思考。所以我认为可以在上一个记忆法中,记忆关键字时,根据需要使用这个方法。
还是上面的例子,当我们提取关键字后,可能还是会觉得抽象,类是什么?特征和行为又怎么理解?这时候把这几个词语通过联想的方式去理解记忆:
类,可以看做是制造一样东西(比如飞机)的设计图;属性,就好比飞机都有一对翅膀;方法,就好比飞机如何起飞。还可以接着拓展,比如用类创建一个对象,就相当于用设计图纸去制造一架飞机。
其实无论哪种方法,归根结底都是要把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更熟悉的方式,加以理解并记忆。